脫貧攻堅戰勝利后,老百姓腰包鼓了。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部分,如何提升?
“人居環境的提升不僅依賴于基礎設施建設,更在于把文化內涵深植于村民心中。”1月2日,隆德縣沙塘鎮張樹村駐村第一書記戴立欣說。
2022年,戴立欣從福建來到張樹村任駐村第一書記,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套茶具。
“我要和村民們談心。一杯茶,就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。”戴立欣說,村民打開話匣子后,還要問問他們想要什么。
“村里的小公園能不能修繕一下?”“犄角旮旯的垃圾,能不能清理掉?”……鄉親們你一言,我一語,讓戴立欣提起了精神,他和村黨支部書記張建龍清理垃圾角、翻修了涼亭棧道。
“受法國玫瑰小鎮的啟發,發現玫瑰不僅能美化環境,更能用于制茶、美容,催生‘美麗經濟’。”張建龍說,自己的想法和戴立欣一拍即合,決定在村里的微景觀公園基礎上,用玫瑰點綴,提升村莊的美麗度和宜居性。
2023年,戴立欣成功爭取到廈門大學的專項資金,用于美化鄉村環境。但考慮到成本和實際效果,他們找到周邊磚廠,買了一批磚做路牙石,自己動手栽起玫瑰。
栽種的玫瑰花會不會被村民移植到自家院子里?種植之前,張樹村村干部很是擔憂。令人欣喜的是,村民們不僅沒有挪走路邊新種下的玫瑰,反而主動參與到花木的養護中。退休教師張金霖就是自發養護玫瑰花的一位積極分子,他經常與老伴一起幫忙給玫瑰除草,維護公共區域的整潔美觀。
在張樹村,美麗鄉村不僅有玫瑰與微景觀公園,還有閩寧兩地的文化墻畫。
美麗鄉村建設,追求的不僅是單個家庭院落的美麗,而是整個村落環境的全面提升。戴立欣邀請廈門大學雙創學院的師生團隊,用他們手中的畫筆在村墻上繪制出一幅幅閩寧協作成就的藝術作品。張金霖說,村民們看到這些畫都特別高興,有熱情的村民直接邀請畫家們在自家墻上也畫上一幅。
張樹村還設立獎助學金,在過去兩年里,村里投入近10萬元資助品學兼優及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。(記者 師 越)